申论考试中,有一类题型是解决问题类,很多考生在做这类题的时候不知道如何来提对策,尤其是当材料中没有现成的对策,需要结合自身积累来提的时候更是不知该从哪些方面提,这里就结合几道例题给大家介绍一下,解决社会问题,我们如何从规范层面来作答。
从规范层面思考,从而提出对策及建议,这是什么意思呢?规范层面是要解决规范缺失的问题。什么叫规范呢?在我们申论考试当中,法律制度,风俗习惯就叫规范,它包括有形的,无形的,成文的,不成文的。有形的是法律,无形的是风俗习惯,这些东西都是可以对人进行约束的,那么在这个层面我们申论考试当中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。
第一:没有规范,第二:有规范但是不合时宜了,这两种情况,都是属于规范问题。那么我们就需要出台制定一些法律规范,但是习俗是没办法制定的,习俗是慢慢形成的。
如果有规范,但是规范有问题,比如法律,它可能在协调社会事务的时候有一定的滞后性,法律可能十几年前制定了,十几年后社会发展,产生的新情况、新问题它约束不了了,这时候法律就要纠正调整,我们现在经常看到宪法修正案,刑法修订案,就是根据我们现在的社会情况,我们在这个时候就可以提出对策完善法律,完善相关的法律。
完善和制定并不是一回事,制定是没有,我们要制定,完善是有,但我们要修改。
例如,2017年北京申论真题“根据给定材料,结合实际,谈谈如何营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社会氛围。(20分)要求:建议合理可行,内容全面,条理清楚,语言简练,字数不超过350字。对于这道题而言,材料里面有制度,但是需要完善它才能更好的营造社会氛围,这也是规范层面的问题,所以要完善专利法律制度,保护知识产权;制定和完善成果转化制度;健全人才评价激励制度,完善创新创业政策。
再比如,2018年421联考的真题:根据“给定资料2-3”,针对当前互联网协同消费经济存在的问题,提出相应对策。(20分)要求:紧扣资料,对策可行,不超过300字。
这个材料里面的问题就是法律缺失和规范缺失,那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借鉴现行的法律法规,引导市场建立内部自律监督机制,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。互联网企业、互联网行业要有内部符合法律的运行规范,是对法律的补充。另外建立新的监管规则体系迫在眉睫。一要建立法律体系和执法体系;二要建立行业自治的指导规范;三要建立完善的征信体系。这就是规范层面的问题。
关于风俗习惯的一些问题,我们要移风易俗,通过宣传引导的方式来改变人,比如说烧纸钱,焚烧秸秆,天价彩礼等等。这个就叫宣传引导改变人的价值观念。当然辅以一个制度也是可以的,比如说甘肃曾经有过规定,彩礼不允许超过五万。这也是规范层面。
申论的学习就是慢慢积累的过程,这次学习了解决问题类题目的认识层面的问题应该如何来解决,相信大家再遇到这类题目可以很好的解决。